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漓江路42号的昱博自动化产业园内,机械轰鸣声与精密仪器的调试声交织成一首奋进的交响曲。从助力机械手到智能自动化流水线,从非标自动化设备到机器人系统集成,这家扎根苏北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,正以“劳动创造价值”的实干精神,书写着中国智能制造的生动篇章。
匠心深耕: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品质的承诺
走进昱博自动化的生产车间,技术员杨工正带领团队调试一套刚下线的昱博自动涂液系统。这套系统以“生产效率提升60%、产品合格率100%”的亮眼数据,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客户的“香饽饽”。“过去工人手动涂液,精度全凭经验,现在这套系统通过AI视觉定位,误差控制在0.02毫米以内。”杨工抚摸着设备外壳,语气中满是自豪。
这样的“硬核产品”背后,是昱博人对技术的极致追求。公司每年将营收的12%投入研发,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盐城工学院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,累计获得169项zhuanli,其中“肋力机械手自定心抓取机构”等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。在精密装配车间,工程师们正对一套重载助力机械手进行负载测试——这款能抓取3吨工件的“钢铁臂膀”,已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,其抓取精度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1.2倍。
创新破局:每一次突破都是对市场的回应
“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创新方向。”公司总经理王三祥指着展厅内一台柔性自动化流水线说道。这条为新能源电池企业定制的产线,集成了AI质检、AGV物料搬运、数字孪生监控三大系统,使客户生产效率提升3倍,人力成本降低70%。“过去客户需要跑遍长三角才能拼凑出一条产线,现在我们提供‘交钥匙’解决方案。”
创新不是闭门造车。昱博自动化与上海超硅半导体合作开发的晶圆搬运机器人,历经137次算法迭代,终于攻克了真空环境下的精密定位难题;为船舶工业定制的焊接机械手,通过自适应焊接路径规划技术,将焊缝合格率从92%提升至99.8%。2023年,公司新产品产值占比达82%,科技成果转化率连续5年保持100%,在汽车、新能源、半导体等领域树立起“昱博标准”。
共富同行:每一份收获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
在昱博,劳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手段,更是成就自我的舞台。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丁工带领团队开发的“智能真空助力机械手”,获评盐城市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”。“公司设立了专项创新基金,我们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能获得股权激励。”丁工说。
这种“以奋斗者为本”的理念,让昱博团队迸发出惊人能量。春节期间,20余名员工主动留守,7天完成上海客户紧急订单;为攻克某军工项目的技术难关,研发团队连续48小时轮班调试,最终提前15天交付设备。公司更以“家文化”凝聚人心:春节留岗员工可获三倍工资、家属慰问金,子女高考成绩优异者享受专项奖学金。
使命担当: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时代之花
在昱博产业园的荣誉墙上,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江苏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等37块牌匾熠熠生辉。作为江苏省首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挂牌企业,昱博自动化正以“智改数转”为引擎,推动传统产业升级。在江苏某热处理车间,昱博涂液系统已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;在浙江某新能源汽车工厂,昱博助力机械手工作站将焊接节拍压缩至12秒/件。
“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成为行业龙头,更要为中国制造注入‘智慧基因’。”王三祥表示。目前,公司已与多家高校建立技术合作,其开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可兼容2000余种工业机器人协议,真正实现“让天下没有难造的工厂”。
劳动的果实最甜美,奋斗的征程最壮丽。在昱博自动化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每一位劳动者都是主角,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。正如车间标语所写:“双手创造价值,匠心铸就未来。”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昱博人将继续以创新为笔,以奋斗为墨,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,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贡献昱博力量。